相片:特区政府加快北部都会区发展,需要依靠更多民间市场力量参与发展。近年来,特区政府越来越依赖私人市场提供私人房屋的土地供应。在过去两年的财政年度中,来自私人市场的单位供应将占总供应量的70%以上。本财年前三季度,私人市场供应量预计将占74.6%,涉及约9,275套。私人市场的9,275个单位的供应,除了一些城市更新项目外,主要来自私人开发商在北部都市区持有的土地。来自与特区政府的换地协议和地价沟通,其中包括新鸿基地产(00016)与恒基兆业地产(00012)合作开发的洪水桥项目。 34B区二期住宅用地新世界(00017)与华润置地(01109)合作的元朗e龙田村住宅项目,百亿开发的洪水桥第19B区商住用地,本季度完成换地手续。上述三个项目仅提供约4,900个单位。此外,新鸿基地产及恒基兆业地产正与特区政府洽谈换地事宜,通过原地换地政策,为位于洪水桥新发展区中部及未来屯马线洪水桥站附近的四个商业用地提供换地政策。虽然特区政府检讨放宽土地使用限制,让此类商业风险场地纳入住宅开发元素,以吸引发展商接受换地开发,但换地期限已由今年3月底延长至今年12月底。这四个商业用地分别位于位于洪水桥第32A、32B、32C及32D区。该地块总面积约6.34公顷,预计建筑面积近600万平方英尺。根据特区政府初步构想,最多20%的楼面面积可用于住宅发展,可提供约2,300个单位。若今年年底前成功达成换地,预计将计入本财年提供私人房屋的范围内。因此,相信今年本财年私人市场的供应比例可能会超过80%。四大主要开发商持有土地超过1亿平方米。北部都会区,涵盖北部新界东西向的近3万公顷土地。香港四大开发商仅在北部都会区拥有一亿多平方米。特区政府欲加快北渡区发展并利用更多的私人市场力量参与北渡区的开发,相信私人市场在未来住房供应中仍将占有更大的比例。
必需资源/私人市场占总供应量70%以上,北都区受影响极大
2025-10-11